轰动一时的消息传来,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(NHS)的首家网瘾诊所宣告成立,它将肩负起治疗“游戏疾病”和开展相关研究的重任。近日,这家诊所破天荒地确诊了一位年仅15岁的少年患有“网络游戏成瘾”,这不仅标志着NHS首次将网络游戏上瘾视为一种疾病,更为广大“患者”在NHS体系下接受治疗铺就了道路。
据英国媒体报道,这位少年居住在伦敦,因沉迷网络游戏而休学一年。他“丧失了迈出家门的信心”,整日沉浸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中。在母亲的不懈努力下,他的病症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治疗,目前已住院治疗超过8个星期。
近期,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版《国际疾病分类》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成瘾性疾病,意味着游戏成瘾已被正式认定为一种精神疾病。研究表明,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会严重影响人类大脑的“奖励机制”,造成类似于毒品和酒精对大脑的损害。NHS对“游戏成瘾”的认定,有助于更多人正视这一问题,并为及时干预和治疗提供了可能。
在英国,许多青少年也深受网络游戏之害。随着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普及,网络游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青少年更容易受到诱惑。一些小学老师反映,有些小学生背着父母熬夜玩游戏,导致第二天上学时疲惫不堪。甚至有报道指出,一名9岁女孩宁愿尿裤子也不愿停止游戏去洗手间。
许多家长和学校呼吁采取措施限制青少年接触网络游戏的时间。英国一名小学校长建议,应设置相关课程,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网络游戏。网络技术和防止网瘾专家贝琳达·帕尔玛为家长提供了一些建议,如培养孩子良好的作息习惯,晚上将电子设备移出卧室,利用科技手段限制网络连接时间等。此外,许多人士呼吁网络游戏公司承担社会责任,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提出解决方案,从源头上遏制这一现象。
除网络游戏,还有不少人是社交媒体的“重度上瘾者”,比如10分钟不刷新社交媒体就开始不安,无论在做什么都要在社交媒体上发张图片“秀”一下,发布之后还时刻关注点赞量。据媒体报道,一位“网红”透露,自己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那些光鲜亮丽的图片,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布景和修图,反映出的并不是自己真实的生活。
有分析认为,不论是“游戏成瘾”还是“社交媒体成瘾”,现代人的很多网络行为已背离了沟通、娱乐的初衷,成了一种负担,甚至是一种精神压力。将“网络游戏成瘾”认定为精神疾病,不仅是医疗体系上的一项改进,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警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