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众多教育游戏显得单调乏味,如同陈旧的识字卡片和永无止境的重复练习,然而在众多平庸之作中,仍有一些璀璨的明珠脱颖而出,它们针对课堂甚至整个学习环境进行了精心设计。这种对教育游戏的固有成见,几乎成为了其发展的绊脚石。
主流游戏开发者、玩家,甚至对游戏不感兴趣的教育工作者,都渴望看到教育游戏的革新。他们期待将《我的世界》这样的游戏融入课堂,激发学生的创造力。然而,这样的尝试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。事实上,教育游戏的形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样。深入了解这些,或许能为我们的未来指明方向,让我们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教育游戏。
Filament Games的游戏以及其他一些获奖作品,都曾获得史密森尼学会的认可。Filament Game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创意官丹·诺顿(Dan Norton)表示:“十多年前,我们创立公司时,人们还在担心游戏是否会浪费人们的时间,或者会摧毁教育。”
如今,这一观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然而,像Filament、GlassLab Games(《模拟城市教育版》)以及Kerbal Space Program Education Edition(《坎巴拉太空计划教育版》)的开发团队,仍然认为游戏向教育的转化之路漫长。
“我认为现在真正的问题是,许多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游戏只能起到‘激励’的作用。”诺顿说,“学生在真正进入‘学习’阶段之前,都表现得非常积极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的活跃度逐渐降低。”
“我认为这是对课堂空间极大的浪费。”Strange Loop Games的创意总监约翰·克拉耶夫斯基(John Krajewski)表示:“毕竟,这只是游戏设计师的一厢情愿。”
游戏本身能够以一种更具互动性和有机的方式,传达事物的运作原理以及相互关系。诺顿说:“我认为游戏的真正价值是提供一个中性的空间,让你扮演某个角色。”像《模拟城市》、《文明》、《Eco》这样的游戏,都让学生扮演体系中的关键角色,从而理解并学习新的知识。
如何开发有价值的教育游戏,需要将“游戏能传递重点知识吗?”逐渐向“好的教育游戏和不好的教育游戏相差在哪里?”以及“什么使得一个游戏在这里成功,却在那里失败?”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