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天堂直面会上公布的新游戏名单中,《塞尔达无双》与《黑暗之魂重制版》的简体中文支持,犹如一股春风吹拂过游戏界。这不免让人感叹,国外游戏厂商似乎对中国游戏市场充满了期待,信心满满。
曾几何时,任天堂在华的“神游”业务铩羽而归,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,其在中文化进程上几乎停滞不前。然而,自从NS发售以来,任天堂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明显发生了转变,一方游戏接续推出中文版本。君岛达己在最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,直言对中国市场充满关注。
星之卡比新作确认将支持简体中文,这无疑为单机游戏市场增添了更多活力。
那么,中国的单机游戏市场是否真的迎来了春天呢?
其实,这其中的确存在一定的误会。虽然中国的游戏市场一直颇具活力,但主要集中在网络端游、手游和页游等领域。相比之下,单机游戏市场(这里所指的单机游戏包括游戏数据保存在本地的游戏,以及带有联机要素的游戏)却始终未能崛起。然而,近两年,这一市场终于有了明显起色。
我们注意到,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看好中国市场,包括索尼、微软这样的巨头直接进军中国市场,3A大厂积极推出中文游戏并在中国市场进行宣传推广,独立游戏厂商也纷纷推出中文化作品,甚至连任天堂这样被称作“右翼”的公司都重新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了。
这些现象似乎都在说明,中国单机游戏市场迎来了春天。那么,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呢?我们认为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。
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发生,如Steam国区开放、微软和索尼主机国行发售,对国内游戏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。很多人忽视了宣传的力量,当年游戏主机处于“地下”状态时,仅仅是小众圈子的自娱自乐。然而,一旦正式的宣传、电视广告、广告牌广告等大面积铺开,这种效应是非常显著的。这也标志着,单机游戏在中国终于从地下走到了地面上。
玩家对于游戏审美的构建越来越健全。原来,很多人眼中的游戏只是一种消遣,是一种社交行为。但现在,一部分玩家开始认为游戏应该是一种严肃艺术,和电影、绘画一样需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。因此,他们对于游戏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而只有具有一定制作素质的单机游戏才能满足这种需求。
此外,这类玩家在自媒体或玩家社群中逐渐获得了话语权,成为见多识广的意见领袖,从而影响更多的人提升游戏审美。这为单机游戏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。
再次就是国内独立游戏厂商的蜂拥出现,这类厂商大多数是在当初手机游戏大战中落败的群体,面对已成红海的手游市场而另辟蹊径转向了单机市场。为了与传统市场打造差异化,这类厂商在做媒体推广时往往会营造单机游戏高大上的形象,来吸引社会中的年轻用户,形成圈子并逐步扩大。
最后就是国内平台商的“推波助澜”,在国内单机游戏市场逐渐有了苗头之后,诸如WeGame、方块游戏、杉果等等都出手了,将这块市场彻底从幕后推到了台前,形成了基本的生态。
面对这样的大好局面,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国外厂商,都没有理由不动心。下面的问题在于,当市场变为红海之后,下一步该怎么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