补丁速递:首日更新,玩家福利还是厂商借口?
作者:山湖手游网 发布时间:2025-04-16 09:31:52 阅读量:0

时光倒流至二十年前,那时的我们怀揣着积攒已久的零花钱,穿梭于游戏店,挑选心仪的游戏,沉浸在无尽的乐趣中。那时的我们,对于游戏画面卡顿、崩溃闪退等问题,似乎从未有过担忧。然而,随着游戏行业的飞速发展,卡带逐渐被CD或DVD取代,游戏画面愈发精美,系统也越发复杂。但随之而来的,却是新的烦恼。

一个系统越复杂,其可靠性就越差。现代电子游戏在追求更大、更华丽的同时,不稳定性也随之而来。例如,《BF4》等众多游戏在发布首日便推出了补丁,后续更是不断更新。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。

众所周知,制作游戏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,需要众多开发者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。过去,制作组会确保游戏处于完美状态后才敢进行量产和营销发售。然而,如今许多厂商却在游戏尚未完工的情况下封包进厂压盘,随后排除bug,进行优化,赶在游戏发售前推出首日补丁,以确保玩家在发售首日能玩到完整的游戏。

然而,有时厂商的预计并不准确,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远超预期,他们制作首日补丁的时间不足以修复所有问题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们只能玩到半成品。还记得《看门狗》、《刺客信条:大革命》、《蝙蝠侠:阿卡姆骑士》PC版的首发状态吗?

那么,厂商为何要冒险这么做呢?这源于游戏的商品属性。商品的成败取决于销量,而销量情况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,其中发售档期至关重要。错过了档期,可能就错过了相关题材/类型的热门时期,甚至让原本新鲜的创意和画质变得过时。因此,对于大品牌预算的3A大作来说,错过档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。

如今,网络条件的发达为游戏厂商创造了有恃无恐的资本。因为大多数玩家都能上网,许多玩家直接购买数字版。这样一来,制作组就可以在发售首日提供勉强可玩的半成品,随后通过无数补丁慢慢修复。他们甚至会制定极其不现实的时间计划和发售档期,不管制作组能否按期完工,只要在交工期限给出能玩的东西就敢卖。这就像是买二斤糖果,老板先给你抓一斤半,然后一点一点往里添,从玩家的角度看,毕竟游戏是在向要的方向发展,所以还得谢谢他。

然而,试问世界历史上有多少画家、音乐家、雕塑家是靠半成品出名的?我们看电影看电视剧也从没看过“剧情补丁”吧?

我们能够理解电子游戏的特殊性,你看《赛车计划》跳票了无数次,制作组显然是不想为了赶档期而发布半成品,但最终《赛车计划》发售时,依然出现了一些bug。所以我们能够理解游戏中的小bug,这就像电影电视中的穿帮镜头,无伤大雅,而且有时还可以很有趣。

笔者个人觉得游戏是一种艺术,游戏制作者也可以骄傲地自称艺术家,但游戏人应该以艺术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作品,要想别人看得起自己,应该自己看得起自己。我们可以理解并允许首日补丁的存在,但厂商不能因为有首日补丁的存在,就有恃无恐地将半成品封包压盘。

游戏产业是正在兴起的朝阳产业,消费者群体正在飞速扩增,消费需求也持续旺盛,但如果游戏厂商一直都用半成品忽悠我们,这种畸形的商业模式愈演愈烈,或许有一天玩家们的耐心和信任将会被耗尽,病来如山倒,祛病如抽丝,到那个时候再向重新赢回玩家的信任,会花费厂商更多的时间和心血。

24小时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