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一下,当《质量效应3》的辉煌在Wii U版上黯然收场,任天堂爱好者们心中燃起了对《仙女座》登陆Switch的无限憧憬。这并非空穴来风,毕竟前作的Wii U版本虽曾短暂亮相,却因销量惨淡和在线体系的重重困难而草草收场,甚至EA都放弃了后续DLC的更新,让Wii U版《质量效应3》成了绝版的一锤子买卖。
在Bethesda和2K Games相继对Switch版本作品予以否认后,玩家们将希望寄托在了曾成功开发Wii U版本的EA/BioWare身上。然而,制作人Michael Gamble仅承认《仙女座》将登陆PC、PS4、PS4 Pro以及Xbox One平台:
当被问及未来是否可能支持Switch时,Michael的回答是:“未来难以预测,我只能谈谈现在。”
《质量效应:仙女座》采用的是寒霜引擎,而《质量效应3》则是虚幻引擎,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。尽管Epic的虚幻4引擎曾成功支持Switch,但这并不意味着寒霜引擎也能顺利移植,除非EA愿意重新组建一个专门的Switch开发团队,或者将开发任务外包出去。
从Wii到Wii U,任天堂平台一直未能解决三坟现象,这或许与平台体系及定位的偏差有关。从Switch的宣传片来看,任天堂似乎有意塑造其主流平台的形象,但为何任饭之外的玩家宁愿选择Xbox、PS4或PC,也不愿捧着Switch加入人潮?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渴望在人群中找到共鸣,或是希望手捧Switch在人海中成就一段美好姻缘?
于是,Switch成为了任氏游戏的专属平台——并非因为这台机器本身有多么出色,而是因为玩家们渴望的游戏只有在这台机器上才能找到。然而,这也引发了关于Switch存在意义的疑问。
PS3、PS4、PS4 Pro;Xbox 360、Xbox One、Xbox天蝎,其诉求清晰可见,那就是更高更快更强。Switch存在的意义是什么,为了把主流任氏游戏带到户外去?随便一台掌机做不到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