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巴西奥运会的旗帜在五环旗下缓缓升起,全球的目光齐聚于这场体育盛事。无数玩家心潮澎湃,期待着本届奥运会能带来一款与之同步发售的电子游戏,凭借奥运会的强大号召力,一跃成为销量榜单的佼佼者,甚至与《FIFA》等体育游戏一较高下。想象着操控那些肌肉发达、面容坚毅的运动员,在各自的项目中展现出巅峰状态,那份激动与自豪油然而生。自1992年《Olympic Gold》问世以来,每一届奥运会都伴随着自己的同期游戏作品。
然而,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却出乎意料地没有专属的同期游戏。我们所能看到的,仅仅是世嘉制作、任天堂发行的《马里奥与索尼克在里约奥运会》,现已登陆Wii U和3DS平台。虽然这款游戏也获得了奥运会的官方授权,但其中的角色并非真实的运动员,甚至不是人类,而是一群形态各异的游戏角色,比赛项目也仅限于射箭、飞碟、乒乓球、沙滩排球等。笔者曾体验过3DS的demo版本,其中包含了跳远和拳击项目。实际上,这款游戏颇具趣味,但与电视上那场如火如荼的奥运会相比,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关键在于运动员的真实性。《马里奥与索尼克》系列的运动员都是游戏角色,因此玩家们期待的游戏操作和体验也自然带有典型的电子游戏风格,缺乏真实感(有时甚至会出现更加不真实的增益道具)。因此,即使你将马里奥和索尼克替换为其他人类形状的运动员,也依然无法体会到真实世界中的体育竞技氛围。
以《FIFA》系列为例,每年的封面角色都具有很高的代表性,球迷们已经选出了马尔科·罗伊斯作为《FIFA 17》的封面人物。然而,奥运游戏却面临着巨大的难题:我们究竟该选择短跑运动员还是游泳运动员作为封面人物?你是否听说过Fabrice Lapierre?或许你并不熟悉,但稍加搜索,你就会发现他是巴西奥运会跳远项目的种子选手。English Gardner,你是否熟悉?她现在是美国游泳队100米项目上的领军人物。这些运动员并非家喻户晓的明星,与索尼克和马里奥相比,知名度明显较低。然而,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官方同期电子游戏,封面人物分别是铅球运动员Reese Hoffa和游泳运动员Amanda Beard。类似地,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,美国代表队四个优势项目的四名标志人物被收录为封面人物,像巨人一样站在英国各大地标中间。
这些封面人物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和奖牌,也为他们所热爱的运动项目带来了影响力和号召力。大多数奥运会运动员都是为了荣誉和尊严而战,与英超、NBA或高尔夫、网球选手相比,他们无法从众多赛事中获得丰厚奖金。因此,奥运会官方电子游戏的存在意义也和这些运动员一样,不仅仅是为了销量,更是为了让游戏玩家和普通大众通过游戏这个媒体,了解和普及体育运动,让这些运动得到更广泛的开展。
当然,全民健身事业不是一款游戏能够提升的,场馆建设算是一切的硬件基础。但我们不应该忽视一款制作精良的电子游戏能够产生的社会作用。许多人都会因为一款游戏而喜欢上一个乐队、一部漫画、一段历史、一门艺术。我不知道如果真的推出《里约奥运会2016》会不会热卖,但我觉得这款游戏的缺席,多少会让这些奥运运动项目、甚至奥运会本身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有所下降。